郭娓教授向逸迩阁书院捐赠《涓流》主题风景画
2022-07-26    

【摘要】  涓涓细流出深山,淙淙滋润桑海田。民族复兴大江里,溪水晶莹传永远! . . .


  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水彩画学会副主席、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郭娓教授专程来到石门县逸迩阁书院,捐献了自己特意为逸迩阁创作的美术作品风景画《涓流》。逸迩阁书院院长梁颂成、创始人高金平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郭娓(左五)向逸迩阁书院捐赠《涓流》主题风景画
 
 
 
  谈到《涓流》的创作,郭娓教授深情地说:“石门是一座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逸迩阁是一座书院,它要改变的不是一本书的问题,而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是要通过观念的更新改变革命老区人的思想。就像山涧的泉水一样,点点滴滴,滋润心田。只有通过知识武装才能改变现状,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习总书记说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建设美好的新农村。”
 
 
  郭娓教授的一番坦言,道出了《涓流》这幅画的根本宗旨。一个画家能画出什么样的风景作品,取决于其心灵境界的宽度和观察事物的角度。生活中的郭娓教授朴素和蔼,纯粹坚韧,是一位有理想、有信念的艺术大家。
 
  《涓流》这幅作品是郭娓教授特意为逸迩阁书院创作的主题风景画,是作者本人多次深入石门写生之后,又多次深入逸迩阁书院参观学习,因而留下了他对于这片土地的审美与观察。画面中松活凝练的笔触,沉郁清雅的格调,与逸迩阁书院整体气质十分符合,是一种超越描绘对象本身的风景。大山、绿树、小溪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石门景色,但都有着深刻的寓意,站在画作前,回到风景中,让人抑制不住思绪万千。
 
 
  《涓流》画面中从色彩与表现技法上能明显区分出三个层次。描绘的复杂程度由近至远依次减弱,这种差异是作者故意强调的,是在引导观众关注作者精心构思过的画面内容。画中间最显眼的是坚硬的岩石,强大的红色的岩石,是有着革命先烈基因的岩石。画两边是青山绿树,寓意着我们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也正如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在岩石夹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淙淙而出的涓涓细流。许多观者不解,为什么不画大瀑布,不画大峡谷,而要画涓涓小溪呢?正如作者所说,虽然大山很贫瘠,逸迩阁暂时只是小的平台,就如一条小小的溪流,但是如果每个地方都有像这样的溪溪流水,知识之水,那么整个中华民族都会汇聚成一个知识的海洋,渊源流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人类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涓流》画面中作者对线面的运用与色块的构成体现出高度概括与别具匠心,——各种精心构建的面积对比、线条比例、透视关系、空间分割,以及包含了明暗与冷暖、纯度与补色等等多种对比手法的色域设计,共同构成了其风景绘画的结构性、表现性与象征性。总之,《涓流》这幅作品用一气呵成的独特方式,用水彩这一媒介把中国水墨绘画恣意的顺畅感与西方风景绘画的客观理性结合起来,重新注解了当代水彩风景绘画的另一种可能。这真是:涓涓细流出深山,淙淙滋润桑海田。民族复兴大江里,溪水晶莹传永远!
 
 
 
 
  中国古人讲的所谓澄怀观道,具体到艺术创作上来,就是说具备干净澄澈的心境才会看到风景中蕴含的大道。就像逸迩阁书院一样有她的道,传播知识、启迪民智、乡村振兴、文化助推,终将形成大江大河,奔向更加灿烂的远方。
 


 

上一篇:弘扬家谱文化,郑氏家族向逸迩阁书院捐赠《商溪郑氏族谱》
下一篇:红色精神 薪火相传|李少甫老书记为逸迩阁捐赠《虎啸疆场》